家有考生务必关注 | 这样备考,真的会轻松很多
高考是考生的一次“成人仪式”,也是千百万学子十几年学习的一次自我检阅。高考在即,考生和家长需要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高考,科学利用最后的这十几天。
“每题必会”可能吗?
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是成功的有力保证。在诸多影响考试正常发挥的因素中,心理状态是居于首位的,此时的关键是改变心态,勇敢地迎接挑战。
高考试题有什么难?都是基础加变化。你难我难,我不畏难;你易我易,我不大意;你繁我繁,我不惧繁。
命题专家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准备了不同的试题,不是每一道试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设置的,有些题目不会做十分正常。
当然,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,不马虎,不大意,不掉以轻心;难题不轻易放弃,能做一二步,多得一二分也是好的。
“临考放松”合理吗?
距离高考还有十几天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是不太可能的,那就要在稳住自己已有水平的同时,查漏补缺。
有的考生认为,我为高考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,到临考前这一阶段,该放松放松了。有的考生则专门找新题、难题做,结果越做越觉得自己不行。
这一阶段,要做一点难度适中的题,因为一旦题目太难,就会挫伤自信心。坚持做一些类似于近两年高考难度的试题还是有必要的,这样有利于提高考试的适应能力和对问题的敏感性,以免出现“手生”的情况。
这一阶段,主要是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,梳理各学科的知识系统,浏览各科近几年高考试题及分析,特别是多次测验出现的知识点及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。
“难以入睡”可怕吗?
有些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,拼命熬夜,越晚精力越充沛,以至形成习惯。这种情况都会使考生在白天,特别是上午精力不佳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,必须事先进行作息规律调整,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以适应考试的时间规律。
建议考生每天早晨进行一点儿轻松的锻炼活动,晚餐后活动锻炼一小时再学习,晚上11点以前就应该睡觉。总结:把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的最佳状态:上午9∶00~11∶30分,下午3∶00~5∶00。
随着高考日子的日益临近,有些考生会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入睡,并十分担忧。事实上,高考前夕考生内部的神经系统会越来越兴奋,为高考作最后的冲刺,这种兴奋状态会抑制睡眠。
考生对自己难以入睡不必过于担忧。睡眠时一切顺其自然,高考几天即使晚上睡不好,也不必过于焦虑,因为第二天考试时,紧张的考试气氛往往会唤起考生很高的觉醒状态,使考生的头脑依旧保持清醒,顺利进行考试。
“抓紧进补”科学吗?
科学安排生活,适当体育运动,保证身体健康,是考生顺利参加高考的基本保障。
这一阶段,家长不要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,大鱼大肉,盲目改变饮食习惯很可能会适得其反,造成身体内环境紊乱,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。也不要盲目进补,保健品用不好,不仅无益反而有害。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,不要让他们吃生冷的东西,以免感冒发烧拉肚子影响高考。
高考前夕,家长每天陪孩子进行一小时左右的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羽毛球、乒乓球等,这些活动都有助于考生调整心态,提高复习效率。不要让孩子剧烈运动,否则体力消耗大,也比较容易出危险。这段时间要尽量避免发生纠纷,化解矛盾,心平气和,善于保护自己。
“不要紧张”
有效吗?
高考前几天,家长、老师在考生面前应多提他们的优点,尽量不要批评、责备他们;考生也可多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,使自己以自信、积极的心态投入高考。
家长需要注意这些情况
01
家长总是不断地安慰考生“不要紧张”
事实上却适得其反,正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暗示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。这正是:你不说,我不紧张;你越说,我越紧张。
02
家长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
随着高考日子的逼近,许多考生家长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张,甚至比考生本人还紧张。其实,考试是孩子的事情,家长再着急也于事无补,还不如平静地做个“局外人”,该干什么干什么。
家长只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、和谐的氛围,准备适当的便利条件,就足够了。
03
家长不要强调高考的重要性
家长现在要给孩子减压,不要施压;要让他们把成败看得淡一些,淡化它可能成功,强化它反而失败。只有轻装上阵,才能满载而归,只要孩子努力了,考得啥样是啥样。
一门考完,家长不要问考得怎么样,学生也不要互相对答案,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。
©本文综合整理于网络
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